經過一個冬天的“脂肪”儲存,在這個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很多愛美人士又開始審視起了自己身材。
如何在不能藏肉的季節(jié)里穿上那些漂亮的衣服?科學管理體重顯得尤為重要,這時候和睦家內分泌科肥胖門診可以幫助您。
肥胖門診適合人群
◎BMI指數(shù)>28的有肥胖傾向的14歲以上患者;
◎ 被體重問題困擾的糖尿病人群。
肥胖門診治療特色
內分泌科醫(yī)生將參考患者的BMI和既往病史情況,為患者量身定制體重管理方案,并由接診醫(yī)生全程跟蹤一對一管理,進行臨床藥物指導,幫助患者實現(xiàn)減重的可能。
就診者
Q1. 我胖嗎?如何正確評估自己的體重?
超重和肥胖值得擔憂,因為它會增加多種健康問題的風險,包括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癥、睡眠呼吸暫停,甚至癌癥。
嚴重時,還會使患者難以自由活動、呼吸和做體重正常者可輕松做到的事情。這將使人身心疲憊、情緒低落,甚至抑郁。
研究顯示,肥胖者的死亡風險隨體重增加而升高,從而有時壽命短于體重正常者。死亡風險升高程度取決于肥胖持續(xù)時間以及合并的其他疾病問題。
圖片來源:bigstock
醫(yī)生通常用體重指數(shù)(Body Mass Index, BMI)判定體重是偏低、正常、超重還是肥胖。
BMI根據(jù)體重和身高來計算,為體重/身高的平方,單位是kg/ m²。
◎ 歐美標準:
BMI大于25kg/ m²為超重;
BMI大于30kg/ m²為肥胖;
BMI大于40kg/ m²為嚴重肥胖。
◎ 中國標準
BMI 大于24kg/ m²為超重;
BMI大于28kg/ m²為肥胖。
就診者
Q2. 超重和肥胖的原因是什么?
1
●
不良飲食習慣
眾所周知,生活方式不健康容易增加肥胖風險。
高脂高糖的膳食結構是非常常見的肥胖原因,另外,攝入過多、攝食頻率高、有夜食嗜好、暴飲暴食的習慣等也會增加肥胖風險。
2
●
運動量不足
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減低了能量消耗,也可能會促進體重增加。
3
●
睡眠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睡眠剝奪也可以加速體重的增長。
圖片來源:bigstock
4
●
疾病原因
一些疾病的出現(xiàn)也可能會讓人變胖,例如下丘腦性肥胖、庫欣綜合征、甲狀腺功能減退、多囊卵巢綜合征、生長激素缺乏癥等等。
5
●
藥物原因
一些用于疾病治療藥物也可能會帶來體重的增加,例如某些抗精神病藥、抗抑郁藥物、抗癲癇藥,甚至某些治療糖尿病的藥物。
6
●
其他因素
研究發(fā)現(xiàn),還有一些其他因素也會增加超重和肥胖風險。例如:
◎母親孕期體重增加過多,甚至伴有血糖異常,孩子長大后發(fā)生肥胖的風險增加;
◎ 飲用配方奶粉的嬰兒可能比母乳喂養(yǎng)的嬰兒,更容易發(fā)生肥胖;
◎ 學齡前期超重或肥胖的孩子,在長大后更容易發(fā)生肥胖;
◎ 絕經后女性雌激素撤退后,體重更容易增加。
就診者
Q3. 體重管理的正確方式有哪些?
1
●
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體重管理的基礎,規(guī)律均衡的膳食、充足的睡眠和體育鍛煉必不可少。
圖片來源:bigstock
2
●
尋求專業(yè)醫(yī)護人員的幫助
超重或肥胖者應向專業(yè)醫(yī)護人員尋求健康的減重建議,系統(tǒng)評估,找到影響體重的因素,須盡量將體重維持在正常范圍,降低肥胖的不良危害。
3
●
謹慎使用減重藥物
謹慎、正確使用減肥減重藥物。許多所謂的減重藥物并不安全或者無效,使用這類藥物前應先咨詢醫(yī)生或藥劑師。
4
●
減重手術
減重手術可縮小胃,或改變食物通過胃腸道的路徑,從而減少熱量和營養(yǎng)素的吸收。手術需要掌握好適應癥和禁忌癥,并到正規(guī)醫(yī)療機構進行。
醫(yī)生寄語:
胖非本意,但戰(zhàn)勝“胖”卻很不容易。
春日遲遲,事不宜遲,現(xiàn)在預約和睦家內分泌科肥胖門診,開啟不一樣的健康生活。
醫(yī)
生
介
紹
李靜宜
醫(yī)學博士
內科醫(yī)生
副主任醫(yī)師
◆在加入北京和睦家醫(yī)院之前,李醫(yī)生在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工作12年,在糖尿病及其并發(fā)癥、甲狀腺疾病、甲狀旁腺疾病、垂體疾病、腎上腺疾病、性腺疾病、血脂異常、肥胖、骨代謝疾病等內分泌疾病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尤其擅長內分泌疾病相關繼發(fā)性高血壓的診斷和治療。
◆此外,李醫(yī)生作為主要研究者參與國家科技攻關重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工作,并在《Acta Phar macol Sin》、《中華醫(yī)學雜志》、《中華高血壓雜志》等國內外核心期刊發(fā)表論文10余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