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痛風性關節(jié)炎的高發(fā)季節(jié)。那么,痛風患者如何加強個人防護以減少痛風性關節(jié)炎的發(fā)作,順利過冬呢?
飲食控制莫放松
尿酸是嘌呤代謝的終產物,人體內80%的尿酸源于細胞代謝分解的核酸和其他嘌呤類化合物,剩余的20%源于食物中的嘌呤,經酶的作用分解而來。因此,痛風患者的目標就是要控制這20%的外源性尿酸攝入。總的來說,痛風患者應遵循低嘌呤、低熱量、低油脂的飲食原則。避免食用動物內臟,貝類、牡蠣和龍蝦等帶殼的海產品,濃肉湯和肉汁等;限制食用含果糖和蔗糖的食品;不飲用含酒精的飲料,尤其是啤酒和白酒。
冬季氣溫降低,高糖、高油脂食物可以促進身體產熱,增加飽腹感,減輕寒冷帶來的不適。但是,痛風患者并不適合這樣的飲食,尤其是吃火鍋;疱伒闹饕巢氖歉鞣N肉類和動物內臟,這些多屬于高嘌呤食物,尤其是火鍋湯中的嘌呤含量極高。那么,痛風患者就和火鍋無緣了嗎?不是,痛風患者想要吃火鍋,需要掌握以下要領。
第一,火鍋湯底選擇口味清淡的菌湯或西紅柿湯底,避免紅油、牛油、麻辣等重口味、重油脂湯底。第二,所涮食材避免動物內臟:如黃喉、毛肚、腰片、上腦、鴨腸等高嘌呤食物,可以先吃冬瓜、空心菜、土豆、青筍、茼蒿等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需要注意的是,蔬菜不要在火鍋湯中浸泡太久,避免吸收過多富含嘌呤的火鍋湯。第三,醬料可以選擇芝麻醬、醋、少量香油等,不建議加入海鮮醬、蝦醬、蠔油等。另外,不要喝湯底、酒類及果汁飲料。
注意關節(jié)保暖
痛風有明顯的季節(jié)性,秋冬交替時,尤其是剛剛入冬時,氣溫驟降,很容易誘發(fā)痛風性關節(jié)炎。溫度會影響尿酸鹽晶體的沉積與溶解。當溫度為37攝氏度時,尿酸鹽的溶解度為408微摩爾/升;當溫度為30攝氏度時,尿酸鹽的溶解度下降至268微摩爾/升。另外,人體的不同部位溫度也不同,軀干和內臟的中心溫度高于四肢和體表,尤其是四肢末端的體溫比軀干溫度可低8~9攝氏度。因此,當溫度下降,局部血流速度減慢,再加上尿酸鹽溶解度下降,尿酸鹽便更容易沉積在四肢末端的關節(jié),尤其是受壓和承重的足部關節(jié)。
所以痛風患者要格外注意關節(jié)保暖。保暖不僅能預防痛風性關節(jié)炎的發(fā)作,還可以減少感冒、心腦血管疾病、骨折、骨性關節(jié)炎的發(fā)生。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很多人冬季喜歡穿九分褲配豆豆鞋,露出纖細的腳踝,但這種穿著易使痛風加重。冬季,痛風患者還是應注意關節(jié)保暖,戴好帽子、手套、圍巾、護腕、護膝等,不要穿九分褲、破洞褲、短襪。非關節(jié)炎發(fā)作期,可以用熱水泡腳、洗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
勞逸結合 適當運動
室外冰天雪地,室內暖氣充足,縮在被窩里刷手機,豈不美哉?但是,痛風患者冬季也需要保持適當運動,防止體重快速增加,避免尿酸水平波動。
在冬季進行戶外運動時,時間盡量選擇上午10時至11時或下午2時至3時。這兩個時間段,戶外陽光充足、氣溫適宜。另外,運動強度應循序漸進,勞逸結合,避免劇烈運動和大量出汗。運動過程中注意關節(jié)保護及補充水分。
規(guī)范用藥 定期復查
冬季不僅是痛風的高發(fā)季節(jié),也是心腦血管病容易肆虐的時間。中老年痛風患者通常會合并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等其他代謝疾病,氣溫、飲食、運動、作息的變化均可以引起尿酸、血壓、血糖、血脂的變化,所以仍需要規(guī)范用藥。有條件的患者,家里可配備家庭血壓計、血糖儀、尿酸儀,做好自我監(jiān)測。當指標出現波動時,不要盲目調整藥物,應及時就醫(yī),查找原因,遵從醫(yī)囑。
文: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醫(yī)院內分泌一科 王芳
整理:樊璠
編輯:于夢非 穆薪宇
校對:馬楊
審核:徐秉楠 王樂民
喜歡就告訴我們您“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