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吳施楠
編輯 | 袁月
兒童生性活潑好動,也意味著危險無處不在。跑著跑著摔倒、把牙磕掉的孩子不在少數(shù)。一旦牙被磕疼了、磕斷了,應該如何處理?
在第34個“全國愛牙日”來臨之際,我們一起來認識牙外傷及其處理方法。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yī)院口腔科副主任焦九陽指出,牙外傷主要分為牙震蕩、牙脫位和牙折斷三種類型。
牙震蕩是最輕微的牙外傷,主要表現(xiàn)為牙冠和牙根都沒有明顯損壞、松動,但咬東西時會明顯出現(xiàn)酸痛不適的癥狀。
如果確診為牙震蕩,不必太過擔心。牙震蕩無須治療,只需暫時避免使用震蕩牙咬東西,觀察一個月后再次復診檢查,若震蕩牙的牙髓(俗稱“牙神經(jīng)”)恢復正常,沒有叩痛,則可以恢復正常使用。
牙脫位就嚴重得多。當牙齒完全脫位時,做適當處理尤為重要。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yī)院口腔科主治醫(yī)師黃卓珊給出了以下4個處理步驟:
1、用純凈水或自來水將脫位牙沖洗干凈后,放回牙槽窩或含在舌下;若有條件,可以考慮用生理鹽水將脫位牙沖洗干凈,再放在抗生素藥液或牛奶中浸泡。脫位牙清潔后不能用紙、紗布、棉花包著,以防脫落牙的牙周膜壞死,降低再植時的成功率。
2、保護牙齒上的“肉樣”組織,即牙周膜。這是很關鍵的一步。因為牙周膜的多少,對于再植牙成功率的高低具有重要意義。脫位牙面的污染物粘連在牙齒上,千萬不能用刀刮,“肉樣”組織不能撕掉。
3、盡快到醫(yī)院就診,半小時內(nèi)再植入最佳,最好不要超過2小時。如果超過24小時沒有就診,脫落牙齒的保存成功率將大打折扣。
4、術后應定期復查。牙脫位進行復位后,至少結扎固定4周,術后3、6和12個月進行復查;若發(fā)現(xiàn)牙髓已壞死,應及時做根管治療。但嵌入性年輕恒牙,則不可強行拉出復位,以免造成牙根和周圍牙槽骨的吸收。
如果牙折斷了,無論發(fā)生在成年恒牙、還是在年輕恒牙上,都應盡力保存牙髓。尤其是年輕恒牙的牙髓,保存得當可促進牙根繼續(xù)發(fā)育和根尖孔的形成。
“暴露的牙髓具有強大的愈合能力”,黃卓珊介紹道:“可選擇直接蓋髓術、部分活髓切斷術和頸髓切斷術等保存活髓的治療方法,以維持牙根的繼續(xù)發(fā)育!
焦九陽表示:“即使年輕恒牙的牙髓發(fā)生感染壞死,也可選擇牙髓血管再生治療,重建牙髓血運,使陳舊性牙外傷的年輕恒牙牙根繼續(xù)發(fā)育完整。另外,發(fā)生牙折斷缺損的患牙,可以根據(jù)折斷牙的缺損大小,選擇樹脂充填、貼面、全冠或樁冠等修復方法恢復患牙的形態(tài)和咬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