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搜狐健康
來源 | 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臨床營養(yǎng)科營養(yǎng)師 柳園
編輯 | 胡鑫
如果說四川人吃得辣,是一種與生俱來的迷之天賦的話,那么炒菜油放得多,那就是一種后天養(yǎng)成的迷之自信。
尤其看到老母親炒的芹菜牛肉絲、肝腰合炒、青椒土豆絲都泡在油里面,勸她少放點油時,總會被罵:
“你懂啥子哦!油多不壞菜,禮多人不怪!”
食用油,頓頓都離不得,但皮西西敢說,吃了幾十年的油,在如何選擇和使用,你們好多事情都沒搞清楚。
比如,菜籽油、橄欖油、花生油、大豆油、調和油……那么多種類型的油,哪種更“好”一點?哪種油適合涼拌,哪種又適合炒?屋頭的油壺壺兒是裝一瓶洗一次,還是新老油伙起裝幾個月甚至一年都不洗一次?甚至沒洗過?一桶油開封后,保質期是多長?
……
下面,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臨床營養(yǎng)科柳園營養(yǎng)師就要來給大家講一講,這些有關植物食用油的知識。
不管是哪種食用油,能提供給人體的營養(yǎng)物質主要是各類脂肪酸,各類脂肪酸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能量。
根據(jù)飽和度不一樣,脂肪酸分為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又分為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好了,經(jīng)念完了,下面來說一下這些各種脂肪酸對我們?nèi)梭w都有啥子影響。
飽和脂肪酸
飽和脂肪酸除了給人提供能量,攝入過多容易長胖,導致血脂升高、甚至增加患冠心病的風險 。但還好,飽和脂肪酸在動物油 (如豬油、牛油、黃油等)和椰子油中含量較高,在今天我們要重點談的植物油里含量相對低很多。
單不飽和脂肪酸
食用油中的單不飽和脂肪酸主要是油酸,油酸可以供給人體大量熱能,還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它的含量也是評定食用油品質的重要標志之一。
多不飽和脂肪酸
食用油中多不飽和脂肪酸主要是亞油酸、亞麻酸,這兩種都是人體的必需脂肪酸,人體自身不能合成,必須從日常飲食中補充。
亞油酸能夠軟化血管,降低血脂血壓,促進微循環(huán),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
亞麻酸營養(yǎng)價值較高,具有抗血栓、抗過敏、降血脂、降膽固醇作用,有利于體內(nèi)脂肪代謝,促進血液循環(huán)和肝細胞再生。同時可在人體內(nèi)形成DHA,對青少年腦細胞發(fā)育、保護視網(wǎng)膜都有好處,這個大家都很熟悉了噻,就不多啰嗦了。
此外,食用油中還含維生素E、白藜蘆醇、胡蘿卜素、卵磷脂等物質,根據(jù)食物油的原材料、加工方法和等級而有所不同。
面對超市一整面貨架上各式各樣的植物食用油,相信多數(shù)人都是懵的——
老母親老父親說炒菜用菜油最香,年輕人說橄欖油對身體最好,網(wǎng)上說大豆油最適合女性,婆婆爺爺說花生油老年人吃了好,售貨員dia起一壺油說,不如買調和油,啥子都有,更好!
那到底哪種油才真的好呢?首先來看看這張表,對標剛才解釋了的各種脂肪酸,來看看菜籽油、橄欖油、花生油、大豆油、調和油這幾種常見的植物食用油脂肪酸含量的差別。
1、菜籽油
菜籽油是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的飽和脂肪最低的食用植物油,其中含有的維生素E、胡蘿卜素、卵磷脂等營養(yǎng)素也比較豐富。但傳統(tǒng)菜籽油中有一種物質叫芥酸,且含量較多,長期食用高含量芥酸的菜籽油,會因芥酸過多積蓄而容易引起血管壁增厚和心肌脂肪沉積,不利于人體健康 。不過,現(xiàn)在也有低芥酸的菜籽油,這個問題也就不算是啥子問題了!
2、橄欖油
橄欖油在西方被譽為“液體黃金” ,它的主要優(yōu)點是亞油酸含量高,有利于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風險。同時,冷榨的橄欖油中維生素E以及其他多酚類化合物的含量比較高, 而這些營養(yǎng)成分 具有抗氧化作用。
3、花生油
花生油中飽和脂肪酸含量約占19%,比其他植物油多,抗氧化穩(wěn)定性較高,富含多種脂肪酸、維生素E及鋅等多種微量元素。經(jīng)研究證實,花生油含鋅量是油類之最 ,所含的膽堿也可幫助改善記憶力,延緩腦功能衰退。
4、大豆油
大豆油的脂肪酸構成較好,含有豐富的亞油酸,有顯著降低血清膽固醇含量、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大豆油中還有豐富的維生素E、D及卵磷脂,而且大豆油在人體中的消化吸收率高達98%,也是它的一大優(yōu)點。
5、調和油
調和油也就是把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精煉油脂,按照一定的比例調配而成的食用油,主要由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玉米油等配制而成。調和油根據(jù)原料配比不同,其營養(yǎng)價值仍有差別,但總的來說都含有豐富的脂肪酸。
“營養(yǎng)師,感覺你說了半天,并沒有覺得哪種油特別優(yōu)秀喃,那是不是買貴的要好一些?”
并不是越貴越好,光靠價格來判斷油的優(yōu)劣,就更不靠譜了,畢竟價格跟原材料、轉化率、品牌溢價這些都有關系,搞不懂的人還不是分分鐘被廣告燒了。所以在這里,我們告訴大家一個萬能法則——對于多數(shù)家庭來說,想要追求營養(yǎng), 關鍵要講究均衡。
因為不同的植物油中,脂肪酸的構成不同,比如橄欖油、茶油、菜籽油的單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玉米油、葵花籽油則富含亞油酸,紫蘇油中富含α—亞麻酸等,所以,經(jīng)常更換烹調油的種類,不要盯到一種植物油吃,才是“好”的王道!
任何食物油都不要高溫反復使用
不管是“嬌氣”的橄欖油,還是打得粗嘞菜籽油,還是現(xiàn)在年輕人流行吃的黃油,任何食用油都不適合高溫、反復使用。
有研究發(fā)現(xiàn),食用油脂長時間在高溫條件下會發(fā)生變化,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等被破壞, 飽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含量急劇上升, 甚至形成有毒物質 ,食用后會對人體產(chǎn)生不良影響。
比如反式脂肪酸,大家也很熟悉了噻,除了有人工制造的之外,不飽和脂肪酸在高溫下也會產(chǎn)生反式脂肪酸,大量食用后會加速動脈硬化,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記憶力受損等,還有可能誘發(fā)腫瘤。
所以,建議在烹調過程中,以蒸、炒、燒、燜等為宜,減少烤、煎、炸等容易高溫的方式。
另外,今天熬了的油,明天又接到用,有的甚至頭天炒菜的油直接剩在鍋里,第二天接到用,這樣反反復復在高溫下煎炸的油,產(chǎn)生的不良物質可能更多,這種用法要不得哦!
不同的油,適合的烹飪方法不同
橄欖油、核桃油、亞麻籽油, 適合涼拌;
菜籽油、玉米油、大豆油、調和油等,適合炒、煎、炸、煮、燉。
這里啰嗦兩句,不是所有的橄欖油都不能用來炒、煎,初榨橄欖油適合涼拌菜,精制橄欖油可以炒菜。這是因為初榨橄欖油中含有多酚類化合物,高溫加熱后就揮發(fā)了,簡直體現(xiàn)不出它的優(yōu)勢,跟其他價格便宜的植物油區(qū)別不大,換句話說就是浪費錢!
不同的人群,適合的油也不同
可選擇營養(yǎng)物質豐富且含有易被吸收的脂溶性維生素的橄欖油,或含可促進腦部發(fā)育、增強記憶力、提高機體免疫能力的亞麻籽油,或者營養(yǎng)均衡的調和油。
可選擇含有豆類磷脂的大豆油、可促進新陳代謝的亞麻籽油、平衡各種營養(yǎng)的調和油。
高血壓患者可食用含不飽和脂肪酸類的大豆油、菜籽油和葵花籽油,糖尿病患者則可選擇亞麻酸含量較多的葵花籽油、茶油和橄欖油等。
不管是植物油還是動物油,只要你吃多了,肯定會長胖,高血糖、高血壓、高尿酸、脂肪肝、心血管病找上門的幾率也大大增加! 所以,建議平均每天每個人烹調用油不要超過30克 (也就差不多3瓢根兒的樣子) 。
所有的食物都有保質期,油也不例外。沒開封的食物油保質期一般在18個月左右,但是開封了的油就不能按照這個時間來計算,因為油真的會壞!
相信你們肯定聞到過,餅干、瓜子、花生或者熟油海椒出現(xiàn)哈喉的味道,這就表示油已經(jīng)壞了,是食用油油脂發(fā)生『酸敗反應』產(chǎn)生的。酸敗的油脂不僅會降低營養(yǎng)價值,更關鍵的是可能會導致一些嘔吐、拉肚子等胃腸道反應,長時間食用還可能增加腫瘤、心血管疾病發(fā)生的風險。所以,油一旦哈喉了,就真的不能再吃了!
一般來說,一桶油開封后需要在3個月內(nèi)吃完。但這也不完全絕對,因為食用油油脂發(fā)生酸敗反應除了跟時間有關之外,還跟油存放的溫度、濕度、空氣、光照等要素有關。
為了盡量讓廚房里的食用油不提前酸敗,有這幾點要注意:
1、建議買小桶油
大桶油反復開啟,容易氧化,加速油脂酸敗,所以建議買小桶油,甚至推薦倒入家里準備的小油壺里,也可以控制使用的量。
2、專用油壺用完一次,要徹底清洗
很多人屋頭都準備了油壺壺,但你們摸到胸口兒想哈子,油壺壺是不是很久沒洗過了?油壺底底的油是不是多久之前的了?是不是每次油要用完了,就直接加新油?
如果你們都點了腦殼,那這些行為都是在加速油的酸敗,尤其老油、新油混合的這種,更是直接把新油也污染了。正確使用方法是,倒入油壺的油最好一周之內(nèi)用完,用完一次就對油壺進行徹底清洗,再重新倒新油。
3、油桶油壺不要放在灶臺旁
食物在高溫高濕的環(huán)境中最容易腐敗,建議油桶油壺都不要放在灶臺旁,也不要放在窗邊能照到陽光的地方,你想哈嘛,溫度高是不是更容易發(fā)生酸。 正確的存放位置是陰涼通風處。
4、大桶油里加維生素E能延緩酸敗
這里給大家推薦一個延緩油脂酸敗的小方法,在已開封的油桶里,放1~2粒維生素E,能起到抗氧化的作用,也就能盡量延緩“哈喉”哦!
業(yè)不在大,有成則名,
錢不在多,夠花則靈。
人不在帥,不膩就贏,
油不在貴,換食就行。
參考文獻
1. 劉素君,任炳旭,楊會軍,等.4種食用油煎炒過程中品質變化研究[J].中國油脂,2018,43(10):26-31.
2. 周玉嬌,陳曉寧,唐秀清,等.食用油與人體健康研究[J].北京農(nóng)業(yè),2014(24):339.
3. 蔣秀琴,劉立成,趙福忠,等.常見植物油脂肪酸含量的分析[J].飼料博覽,2010(03):27-30.
4. 張宏宏,王韻,楊翰南.市售植物油中脂肪酸成分的分析研究[J].品牌與標準化,2021(03):109-111+114.
5. 李丹,李楊,梁婧,等.溫度對調和油品質的影響[J].食品工業(yè)科技,2015,36(02):90-94.
6. 董家合,初柏君,高盼,等. 主成分分析法用于調和油配方設計的研究[J]. 糧油食品科技,2020,28(1):23-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