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溫滑落,干燥、脫屑、瘙癢等不同程度的皮膚問題也接踵而至。但很多人并不知道,這些皮膚問題大多跟洗澡有直接或間接的關系。今天,我們來講講冬季皮膚如何護理,尤其是看似平常的洗澡,其實存在很多認識誤區(qū)。
為何冬天皮膚問題多
在北方地區(qū),寒冷的天氣、干燥的氣候和室內供暖這3個因素,會使皮膚出現(xiàn)脫屑、瘙癢等問題。這是為什么呢?
健康的皮膚表面,其實存在著一系列“保濕分子”(包括天然保濕因子NMF、甘油酯、脂質分子等)。這些保濕分子可以鎖住皮膚中的水分,構建正常的皮膚脂質形成結構,維持表皮屏障功能。同時,健康皮膚的表面定植有一系列正常菌群,這些正常菌群可與病原微生物形成生態(tài)競爭,保護皮膚免受感染。
洗浴特別是用較熱的水洗浴,在清潔的同時也會洗去皮膚表面的“保濕分子”和定植微生物。在夏季,由于外界環(huán)境濕潤且高溫,會使得皮脂腺產生更多的天然油脂,洗浴不會給皮膚帶來過多的負面影響。但到了冬季,天氣干冷、室內供暖等因素會使空氣濕度顯著降低,加速皮膚的水分流失,造成一些人的皮膚粗糙、干燥、瘙癢、皸裂、灼痛,甚至表皮屏障遭到破壞。這種情況下,如果再過度洗浴,就可能干擾皮膚的正常水合,引起微生態(tài)平衡受損,從而加劇皮膚脫屑、瘙癢,增加皮膚感染及過敏反應發(fā)生的幾率。
熱水+肥皂=干燥“翻倍”
相較而言,熱水比溫水更容易帶走皮膚表面的天然油脂,加劇皮膚干燥,導致脫屑、瘙癢、皮膚破損的發(fā)生。因此,更推薦大家使用溫水洗澡和潔面。合適的水溫應大致等于或略低/高于正常體溫,32℃-40℃這個水溫范圍比較合適。如果在洗浴過程中感覺皮膚在忍受刺激或發(fā)現(xiàn)皮膚變紅,那就表明水溫過高,需進行調整。
洗臉、洗澡時,不建議用肥皂、香皂清潔皮膚。
在冬季,特別是老年人、皮膚敏感和患有濕疹皮炎類疾病的人群,應盡量減少肥皂、香皂的使用。作為陰離子表面活性劑,肥皂具有相對更高的pH值(9-10),呈堿性,因此可能會影響正常皮膚的弱酸性環(huán)境,更容易誘發(fā)皮膚刺激反應;肥皂可以去除皮膚表面的天然油脂,減少皮膚水合,更容易引起皮膚干燥;過度使用抑菌皂產品,還可能破壞皮膚的正常菌群,促進更具耐藥性微生物的生長。部分香皂產品中的香精、添加劑,也可能誘發(fā)刺激或過敏反應。
所以,我們更推薦使用中性pH值的無皂清潔劑,如不含皂基的洗面奶、沐浴液、沐浴油等。在北方地區(qū),如果長期使用“熱水+肥皂”洗澡,很有可能加劇皮膚干燥,誘發(fā)皮炎濕疹類疾病的發(fā)生。
搓“泥”很爽但皮膚不爽
搓澡這個習慣,很多人都有,原因是覺得這樣才洗得干凈。那么,洗澡搓掉的“泥”究竟是什么?洗澡時真的需要用力搓洗嗎?
搓澡時搓下的“泥”其實不全是“臟東西”,它的主要成分是表皮角質形成細胞的角質層,同時合并了皮膚外層的代謝產物、油脂、汗液以及粘附在上面的灰塵。
作為皮膚科醫(yī)生,我們不建議大力搓澡的原因有兩個。一方面,用力搓洗會破壞皮膚屏障,使刺激物質、細菌/病毒、過敏原等通過微小的破損面進入表皮,引起皮膚創(chuàng)傷、炎癥、感染。另一方面,如果部分皮膚區(qū)域有扁平疣、尋常疣、傳染性軟疣等感染性損害,搓洗可能會引起“同形反應”(指正常皮膚在受到非特異性損傷,如創(chuàng)傷、抓傷、手術切口、日曬等后,可誘發(fā)與已存在的某一皮膚病相同的皮膚變化),使上述皮損更廣泛地傳播。此外,在公共浴室,如果搓澡巾沒有做好消毒,還可能造成感染性皮膚病的傳播。
每周洗澡兩三次為宜
關于洗澡的頻率問題,由于個體膚質差異,皮膚科醫(yī)生無法給出統(tǒng)一標準,但仍然建議大眾在冬季適當降低洗澡頻率,比如,可根據(jù)個人情況隔日1洗或每周洗2-3次。
不過,對于受體味困擾、每日運動量較大或存在皮膚感染的人,每周洗澡2-3次可能會影響個人衛(wèi)生,干擾正常的社交活動。這類洗澡頻率較高的人群,不妨參照以下建議健康沐浴。
●不要過度搓洗,更不建議干性皮膚人群、老年人過度使用搓澡巾或洗澡刷,如有必要使用,最多一個月1次;
●將洗浴時間控制在5-10分鐘;
●關上浴室門,以增加環(huán)境濕度;
●洗澡水不要過熱,32℃-40℃之間最佳;
●使用溫和的清潔劑如沐浴露、沐浴油,以代替肥皂和香皂,但需警惕老年人使用沐浴油有跌倒風險;
●擦干皮膚的動作盡量輕柔;
●洗澡后立即大量涂抹油性保濕霜或軟膏,以鎖住皮膚水分(干性膚質推薦使用軟膏、乳霜或面霜,而非乳液);
●如僅需清潔局部,則盡量不進行整體洗浴。
另外,重點說說中老年人,他們是冬季皮膚干燥、瘙癢的主要人群。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皮膚中天然油脂的產生會逐漸減少,光老化、皮膚衰老也會使皮膚變薄,難以像年輕人一樣保持皮膚的濕潤。臨床中,大多數(shù)老年人都存在皮膚干燥、瘙癢的困擾,特別是在身體皮脂腺分布較少的部位,如手臂、手、上背部和小腿前部,甚至可因此引起慢性濕疹、干燥性皮炎。
對于老年人而言,不需要每天洗澡,冬季每周1-2次已足夠。如有進一步清潔的需要,視情況用溫熱毛巾擦洗局部即可。具體洗澡的方法,與上述洗澡頻率較高人群的建議基本相同,總結起來就是時長要短、少用堿性清洗劑、使用溫水、避免大力搓洗、洗后外涂潤膚霜等。
此外,對于患有濕疹皮炎類皮膚病的患者,如需局部外用糖皮質激素,記得在洗浴后、涂抹潤膚產品前使用。因為剛剛洗過的皮膚處于高水合狀態(tài),有助于藥物的吸收。
早上洗還是晚上洗好
說到洗澡的習慣,有的人習慣早上洗澡,神清氣爽;有的人習慣晚上洗澡,消除一天的疲憊!霸缦础焙汀巴硐础庇袇^(qū)別嗎?哪種習慣更好?
事實上,早上洗澡還是晚上洗澡對皮膚的清潔、水合并無差異,但是臨床上確實存在一些現(xiàn)象提示我們,晚上洗澡會帶來更大的益處。
首先,和生物鐘的原理類似,皮膚也存在自身的晝夜節(jié)律。研究表明,面部的皮脂腺分泌可在下午達到峰值,因工作、娛樂、化妝積累的殘留物質會在晚間堆積于皮膚,因而,晚上洗澡可以更好地保障皮膚清潔和床鋪衛(wèi)生,有助于預防、減輕痤瘡的發(fā)生。
其次,睡前溫水洗澡可以增加手掌、足底的血液灌注,擴大遠-近端的皮膚溫度梯度,從而降低核心體溫,模擬睡眠狀態(tài)下的自然熱調節(jié),以維持更好的睡眠質量。
當然,這不是說早上洗澡一定不行,對于有晨起學習、運動習慣的人,早上洗澡或許更有益于保持頭腦清醒和運動后的衛(wèi)生。
醫(yī)師提醒
冬天防曬很有必要
很多人在夏季、陽光強烈時很注重防曬,在秋冬季節(jié)就會忽略這件事。
事實上,無論是陰天還是寒冷的季節(jié),紫外線仍然會照射到我們的皮膚上,造成光老化和皮膚損害。在下雪天,冰雪甚至可以反射高達80%的紫外線,增加照射風險。其中,波長較短的UVA可穿透真皮深層,介導光老化。
因此,在冬季通過物理、化學防曬手段抵御紫外線的損害很有必要,建議選擇能提供廣譜UV防護,且SPF至少為30的防曬產品。
護膚品怎么選
在選用保濕產品前,先了解皮膚的正常結構和水合情況。正常表皮分為數(shù)層,其中最外面的一層為角質層,它由扁平、無核的角質細胞及細胞間的各種脂質組成。理想狀態(tài)下,角質層含有20%-30%的水,這時皮膚會表現(xiàn)得光滑、柔軟、豐潤,如果角質層含水量減少,皮膚就會表現(xiàn)得干燥、脫屑。
基于以上情況,理想的保濕產品應包含以下4類成分:
1.水,水通常位于各類護膚品成分中的首位,如果單純涂抹油性物質而不同時補充水分,角質層的水合狀況仍不會得到改善;
2.有助于吸收水分的保濕劑,包括神經酰胺、甘油、山梨糖醇、透明質酸等;
3.有助于保水的油性物質,用以封蓋皮膚表面,阻止水分蒸發(fā),包括凡士林、羊毛脂、礦物油、有機硅如聚二甲基硅氧烷等;
4.潤膚劑,用于填充干燥引起的裂隙,平滑、軟化皮膚,如礦物油、棕櫚油、亞油酸、月桂酸等。
我們推薦在寒冷干燥的冬季使用溫和、無香料的護膚品,選擇軟膏、乳霜或面霜。當然,對于油性皮膚或是好發(fā)痤瘡、粉刺的人,根據(jù)膚質也可選用乳液或凝膠保濕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