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法治日報:“他還是個孩子”不能成為免責理由
法治日報:“他還是個孩子”不能成為免責理由
( 2023-09-17 ) 稿件來源: 法治日報青少年與法
該怎樣看待“別人家的孩子”,近年來,公眾情緒頗有些糾結。一方面,隨著法律保護日益周延,大眾對侵害未成年人行為的“零容忍”態(tài)度越發(fā)明顯。另一方面,公共場所里未成年人無界限鬧脾氣造成糾紛的事件也一再讓輿論場泛起波瀾。對于每個人都會經(jīng)歷的人生階段,為什么會凝結出這般“愛恨交織”的情感?
從功能主義的角度看,孩子不只是夫妻生命的延續(xù),更關乎社會關系再生產(chǎn),“矜幼弱”的體驗背后有著理性選擇的根源。當未成年人在學習為人處世即社會化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產(chǎn)生成本與損失時,理應由社會參與分擔。社會交往的參與者向萍水相逢的未成年人讓渡了安寧、財產(chǎn)等個人利益,這是共同體機能正常運轉的表征,也是良好社會風尚的體現(xiàn)。
對未成年人的偏惠也有界限。我國法律并未規(guī)定第三人對未成年人負有容忍義務,哪怕是未成年人保護法這樣的專門法,也未要求普遍性的權利克減。社會成員基于自愿作出的好意容讓,不能理解為未成年人成長成本的默示承擔。任何人都有權要求他人尊重自己對于秩序的需求、對于權利的珍視,無論“他人”是否成年。在權利要求與未成熟自制力間的利益平衡,便由法律上的監(jiān)護制度實現(xiàn)。在這一意義上,監(jiān)護制度不僅是使未成年人得以參與社會交往的保護機制,也可以被看做是一種責任擔保機制。它回應著這樣的問題:對于無法正確認識行為意義又不能自我控制的人,如何在以主觀過錯為基礎的歸責體系中為其找到恰當位置?當引入監(jiān)護人后,強弱失衡的棘手問題漸漸退隱,平等主體間的規(guī)則世界便告回歸!八是個孩子”不成其為免責理由,第三人權利自然無需避讓。
“熊孩子”焦慮的癥結不在孩子乖不乖,而在成長成本的社會分配。今天的孩子未必比過去更調皮。但受社會流動增強、撫育觀念變化等因素影響,當前未成年人有更廣泛的社會活動機會,由此對履行親職提出了更高期待。當部分公共設施的封閉特性導致無法任意退出時,如果監(jiān)護人未適當履職,便可能以侵擾安寧乃至損毀財產(chǎn)的形式產(chǎn)生成長成本向第三人的強制轉移。從既往的熱點事件中也可以看到,父母如何管教子女,尤其是是否回避、推諉,往往是矛盾激化的關鍵因素。第三人拍攝未成年人等反應是情感宣泄,更是對父母履職缺位的譴責與反饋。因此,在如何讓“熊孩子”問題降溫上,追求成長成本內部化依然是合乎邏輯的回答。
當然,僅靠家庭消化高昂的成長成本確有些強人所難。從為子女撫養(yǎng)提供社會支持的角度看,除加強管理、設置專門區(qū)域外,可以考慮在未成年人使用頻率較高的公共場所進行提示,引入容忍輕微過失行為的契約義務,從而為新共識的孕育創(chuàng)造機會。
北京市海淀區(qū)人民法院政治部 蘇航
本報記者 張雪泓 整理
來源:法治日報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