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河南“雨口搶糧”記:南陽麥收基本結束,農民無奈接受芽麥)
海報新聞消息,“往年收小麥的時候,天可好,大晴天,家家戶戶都高興得很,跟過年一樣!6月3日下午,在河南平頂山,“90后”種糧大戶張靜站在麥田里告訴海報新聞記者。
今年情況極為特殊。5月25日以來,河南出現大范圍持續(xù)陰雨天氣,嚴重影響了小麥正常成熟收獲。
張靜和朋友一起承包了800多畝地種植小麥,只在6月2日搶收了大半天。當天下午因為下雨,只得中止。待4日的雨過后,她要再根據天氣情況繼續(xù)收割。
河南省農業(yè)農村廳數據顯示,截至6月3日17時,河南已收獲小麥4410萬畝,約占全省種植面積的51.7%。
遭遇“爛場雨”的南陽麥收基本結束
5月25日以來出現的大范圍持續(xù)陰雨天氣,導致河南一些地方麥田積水,小麥點片倒伏、發(fā)霉,部分地區(qū)出現籽粒萌動和穗發(fā)芽現象,是近10多年來最為嚴重的“爛場雨”天氣。
此次陰雨天氣過程,與地處豫南的南陽小麥成熟期高度重合。5月30日降雨基本結束后,當地開始搶收小麥。
6月2日下午,南陽村民在降雨前搶收小麥
南陽市內鄉(xiāng)縣數字化種養(yǎng)循環(huán)示范區(qū)負責人吳祖坤告訴記者,示范區(qū)的小麥種植面積有6000多畝,前三天用了7臺大型收割機,6月2日9臺大型收割機、11臺小型收割機同時作業(yè),經過持續(xù)4天的搶收,截至當晚7點多,只有約700畝小麥尚未收割。
“前面兩天收割的小麥需要烘干,后兩天的小麥水分較低,可以不使用烘干機!眳亲胬ふf,大規(guī)模的小麥種植對烘干機的需求比較大,此前已經對接好烘干事宜。
“我差不多兩天晚上沒睡了,一點時間不敢耽誤!眳亲胬ふf,降雨后地里太濕,收割機無法下地,只能在天晴后抓緊搶收。他看了天氣預報知道3日、4日還有降雨,因此要爭取在2日晚上收割完畢。
6月2日晚,內鄉(xiāng)縣數字化種養(yǎng)循環(huán)示范區(qū)搶收小麥
然而天公不作美,內鄉(xiāng)2日晚上又下起雨,經過搶收,示范區(qū)仍剩下十幾畝小麥未能收割,只好等4日雨后再做打算。
6月2日晚上,內鄉(xiāng)又下起雨
吳祖坤坦言,今年的小麥品質不如去年,去年春季以后的天氣非常適合小麥生長,今年春季之后光照、溫度等條件不如去年,導致小麥整體的灌漿程度差于去年,“爛場雨”過后,小麥在潮濕的情況下雜菌滋生的幾率也相應增大。
記者注意到,在示范區(qū)麥田里,地頭的小麥麥穗能看出略微發(fā)黑,地中間的小麥情況要好。
吳祖坤說,示范區(qū)小麥的情況好于一般農戶,各個區(qū)域的氣候特征不同,他們根據當地的氣候情況選擇了穩(wěn)產、抗倒的品種,小麥生長過程中,除了除草、殺蟲之外,還進行了滅菌、使用生長調節(jié)劑等措施,使植株比較健壯。
海報新聞記者在南陽發(fā)現,6月2日,這里的小麥搶收工作已接近尾聲。數據顯示,截至6月2日下午,南陽已收割1074萬畝,約占96.7%。
6月3日一早,海報新聞記者在內鄉(xiāng)縣街頭看到,一支收割車隊把4臺收割機停在了一家賓館門口。李洋告訴記者,南陽麥收基本結束,他們正聯系拖車,打算返回老家陜西,因為陜西現在已有部分區(qū)域開始收割小麥。
“今天能聯系好拖車就今天走,聯系不好就等明天!崩钛笳f,6月3日早上有商丘的農戶聯系他們過去收割,但他們推掉了。
6月3日早上,停在內鄉(xiāng)縣街頭的收割機
李洋說,去年麥收,他們車隊在河南干了十來天。今年5月20日就從咸陽來到了南陽,共6臺收割機,但在接近兩周的時間里,只干了5天活。
問題就出在下雨上,雨后地里要晾上兩三天,收割機才能下地。
“車子不出問題的話,一天能收八九十畝,按50塊錢/畝收費!崩钛笳f,他們從陜西過來,每臺收割機的托運費是2000元,加上住宿費、收割機油費、返程的托運費等成本,這一趟掙到的錢寥寥。
李洋告訴記者,他們這幾天在內鄉(xiāng)收割的小麥雖然也有發(fā)芽的情況,但芽頭很小,不像視頻平臺上刷到的其他縣里情況那么嚴重。
雨前搶收、無奈接受芽麥的農民們
南陽搶收的時候,在平頂山魯山縣承包了地塊的張靜還在猶豫,因為她去年播種小麥的時間比一般農戶晚了約一個月,而且豫中的小麥成熟期本就晚于豫南一帶。
其實,張靜的小麥還沒完全成熟好,可以再等幾天,但接下來這段時間仍有降雨,她最終決定6月2日開始收割。當她聯系馬樓鄉(xiāng)組織的應急搶收隊時,農機手們都在忙著,沒法分身。
好在最后還是找來兩臺收割機。6月2日早上8點左右,兩臺收割機加上雇來的差不多20名農民下地,開始搶收!
可惜,2日下午2點左右,因為下雨,搶收只能中止。
6月3日,張靜只收割了部分的麥田
6月3日,張靜告訴記者,“看小麥能不能經住明天的大雨吧,如果能經住,后天曬一天,估計大后天差不多就能收了!
令張靜感到棘手的是烘干設備緊缺,她說,往年收麥的時候天氣好,根本用不到烘干機,烘干機算是冷門設備。2日搶收后,她把小麥存到了倉庫,“如果不烘干,潮濕的小麥發(fā)芽發(fā)霉,就沒法要了!
在張靜存放小麥的倉庫里,記者連續(xù)翻看,她的小麥品質還不錯,偶有發(fā)芽的小麥,芽頭也只有一點點。
張靜已收割的小麥
6月3日下午,良西莊村、小福林莊有些村民冒著小雨搶收。記者看到,他們收下的小麥品質不容樂觀,芽頭比張靜倉庫小麥的長,而且發(fā)霉了,用手一抓,手心發(fā)黑。
抓起麥子后發(fā)黑的手心
王大爺說,“今天要是不收,明天一下雨,再發(fā)芽發(fā)霉,就得徹底丟掉了!
“一季的糧食,有沒有人買再說,先收家里去!蓖醮鬆斦f,這兩天還要下雨,收回去其實也沒地方晾,只能放屋里攤開晾一下。
村民們相互幫忙收麥
張強的一畝半地,只收了約1200斤,這還是濕麥,如果曬干了更輕,一輛電動三輪車就裝完了。他說,自己種的十多畝麥子都是這種發(fā)芽、發(fā)霉的情況。
張強收割的芽麥,很潮濕
圍著他剛收下的小麥,村民們七嘴八舌地議論,他們打聽了,芽麥現在的收購價只有四五毛一斤。
“估計只能做飼料了!
“芽麥磨面沒法吃,又黑又黏!
“做面疙瘩也白搭!
……
當天下午,有十余家農戶還在等待,希望收割機當晚能把自家麥子收了。
等待收割的部分農戶
孫力說,他種了28畝小麥,收回家的20畝可以說都發(fā)芽了,現在還剩8畝小麥沒收。他打算觀望一下,如果雨下大了,就不等著收割機了。他現在最著急的是別耽誤種玉米,“趕緊把小麥收了種玉米,要是種晚了,玉米收成也不中了!
6月3日下午,冒著小雨收麥的農戶,麥收后不忘拿袋子遮擋小麥
這種持續(xù)有雨的狀況,農機手也很無奈。郭紅和她丈夫從河北石家莊來到平頂山的10天時間里,歇了6天,干了4天,“頭天30畝,第二天30畝,第三天50畝,這是第四天,多了能收六七十畝!
不光是地里泥濘收割機難以下地的問題,麥秸稈不夠干燥的話,不易切割,很容易把收割機“噎住”,而且太潮濕的情況下麥穗和麥粒也不易分離。
郭紅說,他們干了十來年,麥收的時候這樣下雨很少見。他們打算在河南多干幾天,那個地方離魯山縣有100多公里,但她一時想不起地名叫什么了。
避免霉變小麥直接流入口糧市場
6月3日下午,海報新聞記者在魯山縣張良鎮(zhèn)走訪了兩家糧食收購點,他們均表示,小麥的收購價格,從四五毛錢到一元多不等,但都很謹慎,必須要實地看過小麥才能正式開價。
張良鎮(zhèn)一處糧食收購點收購的小麥,有的小麥芽已很長
一位附近的農民,在地里收割后,直接將小麥拉到了收購點,他的芽麥價格是5毛錢一斤。
這位農民的芽麥麥價是5毛一斤
記者注意到,農業(yè)農村部在5月30日部署,要做好發(fā)芽霉變小麥處置。對發(fā)現麥粒萌動發(fā)芽的小麥田塊,幫助農民及時收獲、烘干晾曬,組織糧食收購企業(yè)根據發(fā)芽程度分類收購,防止出現賣難情況;對發(fā)生霉變的小麥,要妥善處置后,根據實際用作飼料、工業(yè)用途,避免直接流入口糧市場。
據河南當地媒體報道,農業(yè)農村部小麥專家指導組顧問、河南農業(yè)大學教授郭天財表示,小麥三月怕霜、四月怕風、五月怕雨,五月底下雨最容易形成“爛場雨”。此輪陰雨天氣影響了豫南小麥機收進度,對于豫北、豫中等地沒有成熟的小麥會導致籽粒灌漿不充分,影響粒重、產量和商品品質,而雨停之后,黃河以南小麥成熟期相對集中,就增加了農機調度和小麥收獲的困難。
尤為值得注意的是,河南推出的十項應急搶收、烘干晾曬措施中提到,要管理好400多萬畝種子田。河南400多萬畝小麥種子田,種子產量38億斤,占全國的38%以上,其中60%分布在豫北地區(qū),受此次降雨影響較小,但今年豫南的小麥種子可能會受一些影響。省、市、縣對400多萬畝小麥良種田,優(yōu)先調度,優(yōu)先收獲,優(yōu)先使用烘干設備,優(yōu)先保證種子質量。
河南省農業(yè)農村廳最新數據顯示,截至6月3日17時,河南已收獲小麥4410萬畝(約占全省種植面積的51.7%),日投入聯合收割機11萬臺。其中:南陽麥收基本結束,信陽麥收基本結束,駐馬店1075.2萬畝(91.8%),周口647.5萬畝(58.8%),平頂山260.2萬畝(74.5%),洛陽153.7萬畝(43.5%),商丘115.2萬畝(12.3%),漯河112.9萬畝(47.6%),鄭州110.1萬畝(49.9%),許昌101.2萬畝(28.9%),開封99.1萬畝(22.5%),新鄉(xiāng)79.9萬畝(12.9%),安陽22.2萬畝(5.1%),焦作18.3萬畝(7.3%)。
預計6月15日前后,河南麥收基本結束。
(應受訪者要求,張靜、李洋、張強、孫力、郭紅等為化名)
文章來源:海報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