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近期高發(fā)!大連公安緊急提醒 | 來源:新聞大連 點擊數(shù):1352次 更新時間:2023/4/8 8:49:00 |
近期
大連發(fā)生多起
冒充公檢法詐騙案件
詐騙分子手段升級
通過制作虛假
“官方網站”“通緝令”迷惑市民
大連公安緊急提醒
公檢法等部門
不會通過電話、通訊軟件
傳真、網頁等形式辦理案件
不存在“安全賬戶”或者“核查賬戶”
不會要求市民提現(xiàn)轉賬匯款
↓↓↓
典型案例
近日,王女士接到陌生電話,對方自稱某銀行工作人員,告訴王女士在該銀行的貸款涉嫌洗錢。王女士表示自己沒有申請過貸款,更沒有參與洗錢。對方稱想要“自證清白”,需要將電話轉接給負責此案的公安局“張警官”。電話轉接后“張警官”要求添加王女士微信,并通過微信向其發(fā)送了一個網址鏈接,點開后顯示出“涉案信息”與“拘捕令”。
王女士看到拘捕令后十分害怕,徹底相信了對方。在“張警官”的要求下購買新手機,并下載某視頻通訊APP。“張警官”通過視頻指揮其利用購買的新手機向指定賬戶轉賬。直到民警找到她才意識到自己被騙。
詐騙步驟
詐騙分子通過非法渠道獲得市民個人信息,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以“涉嫌洗錢”“凍結銀行卡”“注銷身份證”“勒令到指定地點接受調查”等借口,通過即時通訊軟件發(fā)送虛假網站或法律文書恐嚇市民騙取信任。
獲得市民的徹底信任后,詐騙分子以“安全核查”“查驗資金”等借口,要求市民將名下資金轉入指定賬戶,或要求市民通過網貸等方式獲得資金后轉賬繳納“保證金”。
警方提示
1.公檢法等職能部門不會通過電話、通訊軟件、傳真、網頁等形式辦理案件,不會要求市民下載“安全自查”App。
2.公檢法等職能部門不存在“安全賬戶”或者“核查賬戶”,不會要求市民提現(xiàn)轉賬匯款。
3.公檢法等職能部門不會相互轉接電話。
4.要保護好個人信息,特別是銀行卡號密碼、U盾相關信息,千萬不要透露給陌生人。
5.當你無法作出判斷自己是否深陷騙局,請立刻撥打110進行咨詢。
新聞大連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官方賬號
419篇原創(chuàng)內容
公眾號
新聞大連(微信號:dltv8811)編輯制作
資料:大連公安
編輯:婧琦
美編:海健
校對:吳毅
主編:呂彬
監(jiān)制:穆軍 高忠華
| 【刷新頁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關閉窗口】 | 上一篇:瓦房店調整兩所初中學區(qū)劃分 下一篇:通知!這項補貼即將開始申報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