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劉三姐”扮演者黃婉秋今晨去世,享年80歲!“我將到天外傳歌去了”)
本端記者獲悉,著名表演藝術(shù)家、電影《劉三姐》中“劉三姐”的扮演者黃婉秋于3月4日凌晨3時16分,在桂林醫(yī)院重癥監(jiān)護室因搶救治療無效逝世,享年80歲。在2月19日她發(fā)出的人生最后一條微信中,她寫道:永別了,我將到天外傳歌去了!
黃婉秋舊照
著名劇作家魏明倫向記者證實了這個消息。
前些天,他曾在自己的朋友圈轉(zhuǎn)發(fā)了黃婉秋在2月19日發(fā)出的最后一條微信。她寫道:
我一生最后的一次微信:我的親人們,我的摯友兄弟姐妹們,以及國內(nèi)外厚愛我的“劉三姐”影迷朋友們,永別了。!我將到天外傳歌去了。
黃婉秋劇照
我囑托丈夫有才和女兒小秋,外甥女如秋、羽秋繼續(xù)為中國劉三姐文化傳承好!發(fā)展好!為中國的民族文化宣傳好!宣傳我們美麗的廣西、桂林!
天上,人間,我心永遠與你們同在!
劉三姐——黃婉秋,2023雨水節(jié)之日。
黃婉秋1943年1月出生于廣西桂林市,十三歲開始表演藝術(shù)生涯,從事桂劇舞臺藝術(shù)。
1961年,由她主演、蘇里執(zhí)導的風光音樂故事片《劉三姐》全國公映,很快受到了中外觀眾的熱烈贊揚。該片由長春電影制片廠出品,根據(jù)廣西壯族民間故事改編而成,是我國第一部風光音樂故事片。
蘇里導演一開始從45位年輕女演員中挑選了幾個“劉三姐”的候選人,但都不滿意,他覺得“劉三姐”應該由廣西女孩來演才合適,于是,一開始準備讓黃婉秋扮演“舟妹”的他有了新的想法,時年17歲的黃婉秋被選中飾演“劉三姐”,一位聰明、美麗的壯族姑娘,擅長用山歌來贊美勞動、贊美自然和贊美愛情,并用山歌來抗議舊社會地主階級對勞動人民的剝削和壓迫。影片講述了劉三姐用山歌反抗財主莫懷仁的故事。
黃婉秋十三歲開始表演藝術(shù)生涯
在拍攝劉三姐“拋繡球”那段戲時,因為蘇里不滿意,要求一遍遍重來,最后竟然把黃婉秋給罵哭了。
該片的主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更是傳唱至今。
《劉三姐》在全球50多個國家發(fā)行,在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qū)上映時,轟動一時。
當時有一位香港的觀眾給黃婉秋寫信,透露自己一共看了99遍電影,每看一遍就寫一次心得。黃婉秋曾說,“是《劉三姐》成就了我,她讓我成為大家喜愛的演員。我的藝術(shù)生涯和’劉三姐’緊緊相連。”
黃婉秋在《劉三姐》中的扮相
也因為《劉三姐》,黃婉秋在特殊時期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1978年,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在“文革”后首次播放了《劉三姐》錄音,黃婉秋得以繼續(xù)發(fā)揮自己的藝術(shù)才華。除了陸續(xù)擔任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歌舞團副團長和桂林市文化局副局長外,她還參演了電影《春蘭秋菊》(1984年)、《長城大決戰(zhàn)》(1988年);電視劇《爸爸媽媽和孩子》(1982年)、黃梅戲《黃山情》(1990年)、《戲迷盛老樂》(1998年)等作品。
不過黃婉秋最喜歡的角色還是“劉三姐”,她的個人名片上就寫著“廣西劉三姐黃婉秋”,“演了劉三姐,我覺得自己這輩子就值了。雖然我的職務很多,但我覺得那些東西都是暫時的,只有劉三姐才是永恒的!
斯人已去,祝愿黃婉秋老師在天堂里能繼續(xù)自己的劉三姐“傳歌”事業(yè)!
此前報道
初代女神微信上道永別,“劉三姐”曾風靡東南亞
文 | 舍文
2月21日晚,著名戲劇家魏明倫在朋友圈轉(zhuǎn)發(fā)了著名表演藝術(shù)家黃婉秋的“絕筆信”,透露80歲的黃婉秋,目前處于“病危彌留”狀態(tài)。
社交媒體截圖
魏明倫介紹,他與黃婉秋相識于1988年,當時他們都是全國政協(xié)委員。30多年來魏明倫與黃婉秋一直保持聯(lián)系,逢年過節(jié)也都會在微信上互相問候。
2月21日,魏明倫給黃婉秋分享一個有關(guān)魏明倫戲劇館開館的視頻,沒想到收到的回復竟是一封以黃婉秋口吻寫下的“絕筆信”。
這個消息讓不少人大呼意外,因為前幾年觀眾還經(jīng)常能夠在電視節(jié)目中看到黃婉秋的身影,老年的黃婉秋依然保持著漂亮的形象,并致力于推廣劉三姐文化。
黃婉秋參加演出 視頻截圖
黃婉秋是新中國第一代偶像,她不僅讓內(nèi)地觀眾著迷,電影《劉三姐》在香港、新加坡等地公映后,青春機智的劉三姐形象也曾在當?shù)匾鹱沸强癯。黃婉秋曾遭遇坎坷,但后來又重新回到演藝事業(yè)中,回到觀眾的視野里。
黃婉秋扮演的劉三姐形象和電影《劉三姐》中的歌曲組成的劉三姐IP,可能是中國人最熟悉的歌舞IP。
歌手斯琴格日樂把《山歌好比春江水》改編成搖滾版,曾在2000年左右又大火了一把。
《印象.劉三姐》的演出
今天的漓江旅游景區(qū)里,大型實景山水歌舞表演《印象.劉三姐》的演出中,仍然要響起:唱山歌呢,這邊唱來那邊合……
靚麗+機智,一代人的女神
1961年上映的《劉三姐》是一部山水音樂彩色電影,筆者作為八零后,雖然之前看到過一些電影片段,但從來沒有完整看過電影。近日聽聞黃婉秋彌留,找到原片觀看,意外地覺得這部誕生于60年前的電影,竟然一點也不“土”。
電影改編自廣西民間關(guān)于劉三姐的傳說,制作班底可以說是名家云集。
編劇是喬羽,著名的詞作家、劇作家,作品有《讓我們蕩起雙槳》《人說山西好風光》《難忘今宵》等等,喬羽于2022年6月病逝。
音樂出自曲作家雷振邦之手,代表作有《五朵金花》《冰山上的來客》等等。
導演蘇里,作品有《平原游擊隊》《紅孩子》《我們村里的年輕人》等等。
《劉三姐》視頻截圖
一群藝術(shù)家合作拍攝電影《劉三姐》,自然是自我要求頗高。電影一開場如中國水墨山水畫一般的漓江畫面,就透露出創(chuàng)作者們追求高雅境界的心氣兒。
《劉三姐》視頻截圖
再看人物的化妝、服裝,雖然與今天的制作水平相比顯得粗糙簡陋,但因為女主角劉三姐的扮演者黃婉秋當時只有17歲,年輕的臉龐自帶亮光,導演大膽地用了很多近景凸顯這張生動的臉,讓青春的氣息似乎能突破銀幕來到觀眾面前。
《劉三姐》在內(nèi)地上映后,引起轟動,電影成功地將黃婉秋打造為萬眾矚目的明星。因為電影影響太大,如今大家說到民間傳說中的劉三姐時腦子里只有黃婉秋的形象。
黃婉秋當年原本是桂劇演員,《劉三姐》劇組到廣西挑選演員時,她因為靚麗的形象而入選。初次接觸電影,黃婉秋一開始也并不會演,伸手就是蘭花指,被導演說"你這是拿瓜子啊"。黃婉秋回憶,剛開始演時笑不敢露牙齒,走路也拘謹,一點不像“劉三姐”。
民間傳說中的劉三姐勇敢正直,她聰明過人,自編自唱山歌,歌詞都是反映窮苦人的憤懣,挖苦嘲笑“強權(quán)財主”。
《劉三姐》視頻截圖
最后銀幕上黃婉秋飾演的劉三姐,俏皮幽默而又勇敢善良,讓觀眾感到自然而可信。
當賞心悅目的風光、悅耳的歌曲和劉三姐清新的形象結(jié)合在一起,即便忽略故事內(nèi)容,電影也值得欣賞。
劉三姐旋風刮過東南亞
劉三姐是一位民間傳說中的壯族姑娘,穿著民族服裝,故事非!氨就痢薄5褪沁@樣一個本土故事,卻在海外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劉三姐》視頻截圖
資料顯示,電影《劉三姐》曾于1962年、1964年、1978年在香港有三次規(guī)模性的放映。1962年的首次公映持續(xù)了42天,票房超30萬港元,為當時罕見。
由于在香港市場上獲得成功,東南亞的影業(yè)商人開始著手將《劉三姐》引入當?shù)。后來電影在新加坡首輪放映長達7個月,廣受歡迎。據(jù)新加坡學者考證,電影從1962年6月26日至1963年1月24日,共映968場,觀眾達50萬人次,創(chuàng)下該地中西影片首輪放映紀錄。
《劉三姐》視頻截圖
有分析認為,電影《劉三姐》在東南亞受歡迎不僅因為當?shù)赜^眾被中國南方山水所吸引,還因為劉三姐反抗強權(quán)的故事,與當時當?shù)厝伺[脫被殖民者身份的心理產(chǎn)生了共鳴。
當時東南亞特殊的政治環(huán)境中,看《劉三姐》在一些國家被當作“反動”之舉,不能上映的國家竟然有人專程跑到鄰國去看。
《劉三姐》視頻截圖
黃婉秋也曾回憶,上世紀80年代,她到東南亞、歐洲等地演出!坝幸淮,我們到新加坡參加表演活動,演出場面很火爆,來了很多觀眾。”黃婉秋說,演出結(jié)束后她和先生走出劇場,發(fā)現(xiàn)外面黑壓壓一大群人站在門口,沖上來要簽名。第二天又有很多人等著要簽名。
在馬來西亞演出時,有人做了蛋糕帶給黃婉秋,有人聽說她的腰有傷,就煮了藥送去。這些小故事都佐證了電影《劉三姐》當年在東南亞引起了多大的反響。
命運跌宕,回到舞臺
電影《劉三姐》拍攝的時間正是物資短缺、條件艱苦的特殊時期,有的演員越演越瘦。
《劉三姐》視頻截圖
黃婉秋回憶,電影中地主莫老爺啃雞肉的橋段,扮演“莫老爺”的演員夏宗學試拍時拿著雞肉放在嘴邊裝作吃得很香。導演問他為什么不真啃,夏宗學說只有這一只雞,怕吃沒了正式拍的時候就沒有雞了。導演說,那也不能假惺惺地做嘛,你放開了吃!
黃婉秋說,正式開拍時莫老爺放開吃雞,旁邊的人看得直流口水。
《劉三姐》大獲成功,大家已經(jīng)把黃婉秋就當成了劉三姐。但也正是因為一夜成名,黃婉秋的命運被改變。上世紀60年代中期,特殊的歷史時期中,只有20歲的黃婉秋因這部電影而被批斗,一度想自殺。
困境中,后來成為黃婉秋丈夫的何有才,給了她安慰和活下去的鼓勵。
黃婉秋和丈夫何有才
上世紀70年代末,黃婉秋逐漸得到公平對待,她被重新分配到桂林市彩調(diào)劇團繼續(xù)演出舞臺劇。她主演了《白毛女》《迎春花》《農(nóng)奴戟》《收租院》《江姐》《洪湖赤衛(wèi)隊》《楊開慧》《不準出生的人》等歌劇、桂劇。
上世紀80年代以后,黃婉秋開始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電視節(jié)目中,她逐漸把傳承"劉三姐"文化作為工作重心。
1999年黃婉秋主動辭去桂林市文化局副局長職務,參與投資建設“劉三姐景觀園”,用于展示“劉三姐”文化及壯、瑤、苗、侗等少數(shù)民族文化。她還把自己的女兒、外孫女培養(yǎng)成“劉三姐”接班人。
劉三姐和黃婉秋,已經(jīng)成為中國電影史和文化史上的傳奇。如今再看電影《劉三姐》,發(fā)現(xiàn)美是可以超越時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