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海南通報“市委書記遭誣告事件”)
今年3月,海南農墾旅游集團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石向榮,多次以信訪件方式向省委、省紀委監(jiān)委主要領導實名舉報自己的上司——時任海南農墾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現(xiàn)任萬寧市委書記的蓋文啟。
10月27日,海南省紀委監(jiān)委通報,該舉報內容不實,系石向榮因對職務調整不滿而泄私憤,已于本月中旬召開專題會澄清。
此外,鑒于石向榮還涉嫌其他嚴重職務違法和犯罪問題,省紀委監(jiān)委決定將其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石向榮 資料圖
官網(wǎng)簡介顯示,海墾集團系海南省政府直屬國有獨資企業(yè),海墾旅游集團系該公司全資二級子公司。
公開報道顯示,曾任海墾旅游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的石向榮擁有博士學位,于2011年作為高層次專業(yè)人才引進到海南,2016年到海墾集團工作。
2022年2月10日,時任海墾集團黨委書記的蓋文啟主持召開黨委會會議,決定將石向榮調整為海南農墾榮光農場有限公司監(jiān)事。
海南省紀委監(jiān)委的通報顯示,石向榮自恃為優(yōu)秀人才,為海墾旅游集團作出過貢獻,因而對此十分不滿,心生怨恨,多次以信訪件方式向省委、省紀委監(jiān)委主要領導實名舉報蓋文啟,稱后者耍官威、不擇手段打擊農墾優(yōu)秀人才。
經深入調查核實,舉報的問題沒有事實依據(jù)。石向榮也向組織如實交代了其捏造事實誣告的問題,并對自己的誣告行為感到愧疚,表示誠懇道歉,愿意配合組織為蓋文啟澄清正名,消除不良影響。
10月中旬,省紀委監(jiān)委分別在海墾集團黨委和萬寧市委召開澄清正名專題會,通報石向榮捏造事實誣告的問題,同時送達澄清函,并將相關情況通報省委組織部。
通報指出,蓋文啟主持召開海墾集團黨委會會議研究石向榮職務調整問題,本屬于正常履職行為,也完全符合組織程序,但石向榮妄自揣測組織意圖,進而捏造事實、誣告他人,不僅損害了蓋文啟的聲譽,也擾亂了正常檢舉控告秩序。
通報還表示,明年初,海南省人大、政府、政協(xié)領導班子將進行換屆,各級組織人事部門和紀檢監(jiān)察機關要嚴肅換屆紀律,對誣告陷害行為,發(fā)現(xiàn)一起嚴肅查處一起,以嚴明的紀律確保換屆風清氣正。
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蓋文啟并非海南首個獲省紀委監(jiān)委澄清正名的廳級干部。比如就在一個月前公開的第十四期典型案例中,男子黃某飛為贏得官司而誣陷法官受賄,最終獲刑一年零六個月。
其中遭誣告的某市中級人民法院原院長李某與審判委員會原專職委員王甲也在省紀委監(jiān)委的及時澄清之下,獲得正名。
據(jù)《海南日報》報道,自2021年8月至今年10月16日,已推動全省辦理容錯糾錯62人次,澄清正名168人次,查處誣告陷害9人次,重新使用受處理處分干部682人次,有力提振了激勵干部解放思想、擔當作為的新風正氣。
參考資料:清廉海南、海南日報
延伸閱讀:
董事長6遭誣告獲澄清,政法書記陷害上司不成被查,多地整治誣告
據(jù)《云南日報》報道,(2019年)12月12日,云南省紀委、省監(jiān)委在個舊召開不實舉報澄清反饋會。會議以“面對面”的方式,向被舉報的云錫控股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濤同志反饋調查核實結果,為受到不實信訪舉報的張濤同志公開澄清正名。
政道君梳理發(fā)現(xiàn),此前云南也曾發(fā)生過政法委書記因正廳級退休待遇得不到解決而惡意舉報相關領導的案例。云南省紀委監(jiān)委也曾表態(tài):嚴查誣告陷害,狠剎動機不純檢舉舉報歪風。
事實上,今年以來,各地紀檢監(jiān)察部門都陸續(xù)出臺關于嚴查惡意舉報的文件,并部署開展了為被惡意舉報的黨員干部澄清正名的活動。
董事長被舉報6次,“一度背上思想包袱”
云南省紀委、省監(jiān)委稱,近年來,省紀委收到反映張濤同志的問題線索6次,反映問題共12個。接到舉報后,省紀委、省監(jiān)委高度重視,根據(jù)指示要求,第二檢查監(jiān)督室通過函詢談話和蹲點調研等方式,就反映張濤同志的問題進行了全面調查核實。反饋結果顯示,12個反映問題中,除1次對張濤同志進行批評教育外,其余11個問題都經過排查、無事實依據(jù),均予以了結。
澄清會上,張濤稱:“面對不實舉報,我曾一度背上思想包袱,也有很多困惑和無奈。今天,省紀委、省監(jiān)委為我澄清事實、消除顧慮,這不僅是對我個人的愛護保護、撐腰鼓勁,更是對云錫廣大黨員干部勇于擔當盡責、大膽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鞭策和鼓勵!
云錫控股公司是云南省屬重點國企,是國家500強企業(yè)之一。張濤于2014年6月調任云錫控股公司黨委書記,2015年6月又兼任董事長。公開資料顯示,張濤,1962年8月生,中央黨校大學學歷,歷任開遠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建水縣委副書記,紅河州紀委副書記,綠春縣委書記,蒙自縣委書記,紅河州委常委、蒙自市委書記,中共紅河州委常委、州紀委書記等職。
在被任命為云錫控股公司董事長的干部大會上,張濤曾表態(tài)稱:我將切實履行好抓黨風廉政建設和抓班子、帶隊伍第一責任人的職責,與公司黨委班子成員一道,在吸取公司近年來的沉痛教訓中,堅決貫徹落實好主體責任,嚴格遵紀守法,帶頭執(zhí)行中央八項規(guī)定和省委省府以及控股公司的一系列規(guī)章制度,堅持不懈,正風肅紀,廉潔敬業(yè)。嚴格按照三嚴三實和忠誠、干凈、擔當?shù)囊,帶頭廉潔敬業(yè),請上級組織和公司干部職工予以監(jiān)督。
▲云錫控股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濤。
退休前未解決正廳級待遇,政法委書記誣告領導
政道君查詢發(fā)現(xiàn),此前,云南也曾發(fā)生誣告陷害的案例。最知名的即是云南紅河原政法委書記和建誣告紅河州委主要領導。
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和建因對紅河州部分領導干部心懷不滿,于是使用他人身份信息購買兩張移動電話卡,發(fā)送數(shù)十條匿名短信,在領導干部之間制造、散布、傳播政治謠言。
和建在審查中交待,短信內容系其道聽途說及其個人分析編造,未經過核實,發(fā)送短信的目的是破壞領導之間的信任與團結,使他們互相猜忌產生矛盾,甚至受到組織處理。
不僅如此,和建更是帶有很強目的性地將矛頭指向了紅河州委主要領導。
2018年8月,和建利用某中學原校長馬某某對組織調整其崗位不滿一事,斷章取義,將上級部門責令該中學整改校園不當標語問題與馬某某正常職務調整掛鉤,教唆、慫恿馬某某寫舉報信向中央領導、省委領導反映不實信息,并在其訴求內容中添加了“請求組織嚴懲官僚主義者姚某某(紅河州委書記姚國華)”等。
2018年9月24日,和建先后向中央領導,云南省委、省政府、省紀委和省委組織部主要領導和紅河州部分領導干部寄發(fā)了本人署名的關于質疑姚國華政績的公開信,并上傳至全國網(wǎng)絡舉報平臺。經云南省紀委核實,公開信所反映內容均不屬實。
這一切,都源于和建認為自己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理應在退休前解決正廳級待遇。2015年5月,和建向組織伸手要求在退休前解決正廳級待遇的目的沒有達到后,主觀認為是州委主要領導不幫他,就以州委主要領導調任以來,對其不夠尊重、不聽取他的相關工作意見和思想?yún)R報、不批準其出國探望移民澳大利亞的女兒等為借口,寫公開信和發(fā)短信,將紅河州既定的決策部署、發(fā)生的群體性事件等問題強行歸責于紅河州委主要領導。
今年1月份,和建被“雙開”。經查,和建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制造、散布、傳播政治謠言;署名寄發(fā)公開信,發(fā)布不實言論,在政治上造成了嚴重不良影響;教唆、慫恿他人舉報不實問題;在黨內搞團團伙伙,拉幫結派,搞利益交換。違反組織紀律,在組織函詢時不如實說明問題;利用職務便利,對他人打擊報復。違反廉潔紀律,收受可能公正執(zhí)行公務的禮品禮金,長期占用公物。違反工作紀律,干預和插手司法活動。違反生活紀律。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并收受財物,涉嫌受賄犯罪。
今年1月9日,在澄清會上,紅河州委書記姚國華作表態(tài)發(fā)言,他激動地說,“對于和建的不實舉報以及此前的匿名誣告,省紀委、省監(jiān)委依規(guī)依紀迅速查清事實、澄清了結,讓我放下了思想包袱、消除了思想顧慮,讓我倍感組織的力量、倍感關懷和溫暖!
他表示,省紀委、省監(jiān)委以“澄清了結反饋會”的形式,面對面反饋調查核實結果,及時為干部消除顧慮、撐腰鼓勁,這讓擔當作為者充滿了干勁,讓更多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吃下了“定心丸”,更加能夠心無旁騖地為黨和人民干事創(chuàng)業(yè)、建功立業(yè)。
▲接受審查調查期間的和建。
不讓“眉毛上流汗的人”成為“眉毛下流淚的人”
無獨有偶。2019年10月8日,云南省紀委監(jiān)委通報:省人大法制委員會原副主任委員、省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原主任和正興受到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在和正興的違紀問題中,也有“誣告陷害他人”的行為。
實際上,對于惡意舉報,今年10月份,云南省紀委監(jiān)委就曾表態(tài):嚴查誣告陷害,狠剎動機不純檢舉舉報歪風。云南省紀委監(jiān)委通報稱,去年下半年以來,云南省紀委監(jiān)委先后在紅河州、雙柏縣、鳳慶縣召開了不實信訪舉報了結澄清反饋會,通過面對面、實打實的具體舉措,對信訪舉報問題的調查結果客觀公正透明的進行反饋。比如,保山市昌寧縣今年以來為9名受到不實舉報的黨員干部澄清正名。德宏州嚴格按照“三個區(qū)分開來”的要求,為10名干部澄清正名。
“紀檢監(jiān)察機關要主動作為,對不實信訪舉報及時了結澄清,堅決抵制歪風邪氣,對誣告者進行相應的處理,令其無立足之地,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絕不讓‘眉毛上流汗的人’成為‘眉毛下流淚的人’。”云南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省監(jiān)委主任馮志禮表示。
多地出臺嚴查誣告陷害相關文件
今年以來,各地紀委官方通報中,對誣告惡意舉報進行整治,成為一個高頻詞。
10月份,青島通報澄清6起不實舉報問題,其中包括:反映市地方金融監(jiān)管局局長王鋒接受公款宴請、設立“小金庫”的問題;反映澳柯瑪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蔚違規(guī)選聘律師事務所的問題;反映市北區(qū)人民法院執(zhí)行一庭副庭長徐斌不執(zhí)行法院生效判決的問題等。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紀委10月份印發(fā)了《關于嚴肅查處誣告陷害行為 積極為干部澄清正名的工作辦法(試行)》。
黑龍江從9月份起在全省集中開展懲治惡意舉報行為活動。據(jù)黑龍江省紀委監(jiān)委通報,大慶市原個體勞動者協(xié)會辦公室副主任張建宇因惡意舉報被處理。經查,張建宇原系大慶市消費者協(xié)會辦公室消費教育部部長,后調任大慶市個協(xié)辦公室副主任。因對崗位調整不滿,為把市個協(xié)“攪黃”,把與自己有矛盾的領導和同事“搞倒”,惡意捏造、蓄意夸大事實,并以“大慶部分民營企業(yè)代表”等署名,向中央、省市十幾個部門和領導發(fā)出40余封舉報信,其惡意舉報行為長達半年多。
天津市紀委監(jiān)委9月份也出臺了《天津市紀檢監(jiān)察機關處置惡意舉報行為暫行辦法》。辦法稱,對惡意舉報行為可啟動反向調查程序。
7月31日,安徽省紀委辦公廳印發(fā)《為受到誣告陷害錯告誤告干部澄清正名若干規(guī)定(試行)》。
今年1月,浙江省紀委監(jiān)委制定出臺了《浙江省紀檢監(jiān)察機關處置誣告陷害行為暫行辦法》,對誣告陷害行為的認定、調查程序、責任追究等方面作出了嚴格細致的規(guī)定。4月份,浙江省紀委監(jiān)委對10名省管干部的失實問題舉報予以通報澄清。6月份,杭州市紀委監(jiān)委為本級10名,區(qū)、縣(市)86名黨員干部澄清正名。同樣是6月份,寧波市紀檢監(jiān)察機關對101名黨員干部進行了澄清,其中涉及29名“一把手”。
資料來源:云南日報、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中國有色網(wǎng)、中央紀委監(jiān)察部網(wǎng)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