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多地學校禁聘性侵違法犯罪記錄人員,天津:將性騷擾納入限制范圍
9月27日,天津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七次會議修訂通過了《天津市未成年人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自11月1日起施行。
《條例》強調(diào),學校、幼兒園應當建立預防性侵害、性騷擾未成年人的工作制度,不得聘用有性侵害、性騷擾違法犯罪記錄的人員,并對教職員工加強相關教育和管理。對性侵害、性騷擾未成年人等違法犯罪行為,學校、幼兒園不得隱瞞,應當及時向公安、教育部門報告,并配合相關部門依法處理。
《條例》的規(guī)定得到眾多網(wǎng)友的支持,并希望全國推廣。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于2021年6月1日正式施行,要求學校、幼兒園應當建立預防性侵害、性騷擾未成年人工作制度,并且禁止具有性侵害、虐待、拐賣、暴力傷害等違法犯罪記錄的人員前往密切接觸未成年人的單位工作。而天津《條例》則更進一步,不僅對具有性侵害違法犯罪記錄的人員作出從業(yè)限制,更禁止聘用有性騷擾違法犯罪記錄的人員到學校、幼兒園工作。
課堂教室 資料配圖 圖據(jù)圖蟲創(chuàng)意
教職員工準入查詢性侵違法犯罪信息
相應制度已在多地實施
北京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兒童性教育專家劉文利教授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天津的《條例》是在貫徹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的精神!稐l例》第二十九條關于“防范對未成年人性侵害、性騷擾”的內(nèi)容,也對應著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四十條和第六十二條。天津此舉,對推動地方落實、執(zhí)行國家法律有重要意義。劉文利建議將教職員工準入查詢性侵違法犯罪信息制度在全國推廣。
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規(guī)定,學校、幼兒園應當建立預防性侵害、性騷擾未成年人工作制度。對性侵害、性騷擾未成年人等違法犯罪行為,學校、幼兒園不得隱瞞,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教育行政部門報告,并配合相關部門依法處理。密切接觸未成年人的單位招聘工作人員時,應當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查詢應聘者是否具有性侵害、虐待、拐賣、暴力傷害等違法犯罪記錄;發(fā)現(xiàn)其具有前述行為記錄的,不得錄用。密切接觸未成年人的單位應當每年定期對工作人員是否具有上述違法犯罪記錄進行查詢。通過查詢或者其他方式發(fā)現(xiàn)其工作人員具有上述行為的,應當及時解聘。
此前,2020年8月,最高人民檢察院、教育部、公安部聯(lián)合出臺《關于建立教職員工準入查詢性侵違法犯罪信息制度的意見》(下稱《意見》)。《意見》所稱的性侵違法犯罪信息是指因強奸、強制猥褻、猥褻兒童犯罪行為被法院作出有罪判決或被檢察院作出不起訴決定的人員信息,以及因猥褻行為被行政處罰的人員信息。
《意見》規(guī)定學校新招錄教師、行政人員、勤雜人員、安保人員等在校園內(nèi)工作的教職員工,在入職前應當進行性侵違法犯罪信息查詢。在認定教師資格前,教師資格認定機構應當對申請人員進行性侵違法犯罪信息查詢。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做好在職教職員工性侵違法犯罪信息的篩查。
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教職員工準入查詢性侵違法犯罪信息制度已在全國多地實施。紅星新聞記者從攀枝花市西區(qū)區(qū)委宣傳部獲悉,該區(qū)于2019年發(fā)布《關于性侵害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人員從業(yè)限制管理辦法(試行)》,相關審查程序由檢察院負責,采用類似政審的形式進行審查。目前相關行業(yè)中未有應聘人員因被查出性侵害違法犯罪記錄而不被錄用。
據(jù)長沙市望城區(qū)檢察院消息,當?shù)匾?guī)定,學校新招錄教師、行政人員、勤雜人員、安保人員等在校園內(nèi)工作的教職員工,區(qū)教育局在其入職前7日內(nèi)應當將新入職人員信息共享至檢察院,并由區(qū)公安分局負責對新入職人員進行性侵違法犯罪信息查詢。截至2021年7月,當?shù)匾褜?086名中小學教職員工開展了查詢,未發(fā)現(xiàn)性侵違法犯罪記錄。
教職員工準入查詢性侵違法犯罪信息制度也確實起到了“過濾網(wǎng)”的作用。
例如,2021年7月,江西省人民檢察院發(fā)布消息稱,截至6月,對全省19萬余名教職員工開展違法犯罪記錄查詢,排查出有違法犯罪記錄人員186人,均得到相應處置。
2021年9月30日,山東省人民檢察院在新聞發(fā)布會上透露,對山東全省近29萬名在職教職工、申請認定教師資格的人員進行入職查詢,查詢出相關人員241人,已分別督促教育行政部門依法處理。
2020年9月,最高人民檢察院發(fā)布《教職員工準入查詢違法犯罪信息典型案例》,公布了幾起具體案例。有一名來自浙江寧波的中學老師王某,他隱瞞自己曾在辦公室對兩名未成年女生實施猥褻而被行政拘留八日的事實,離職后前往余姚市一所中學應聘。2020年5月12日,余姚市檢察院接受某中學申請,對23名擬錄用人員違法犯罪記錄進行查詢,發(fā)現(xiàn)王某上述劣跡,王某被不予錄用。余姚市檢察院同時認為王某的行為可能涉嫌刑事犯罪,公安機關僅作行政拘留處罰不當,故將線索移交寧波市某區(qū)檢察院進一步開展立案監(jiān)督工作。
天津更進一步:
禁止聘用性騷擾違法犯罪記錄人員到學校、幼兒園工作
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要求學校、幼兒園應當建立預防性侵害、性騷擾未成年人工作制度,并且禁止具有性侵害、虐待、拐賣、暴力傷害等違法犯罪記錄的人員前往密切接觸未成年人的單位工作。而天津《條例》則更進一步,不僅對具有性侵害違法犯罪記錄的人員作出從業(yè)限制,更禁止有性騷擾違法犯罪記錄的人員到學校、幼兒園工作。
另外李瑩也認為,雖然《民法典》明確規(guī)定對他人實施性騷擾的,受害人有權依法請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但性騷擾仍然存在報案率低、騷擾成本低、證據(jù)要求高、真正認定侵權困難等問題。因此,讓更多受害者站出來,“把前端工作做好”,完成更多性騷擾損害責任糾紛的司法實踐,“性騷擾信息庫”才能發(fā)揮效用。
“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涉及性保護條目的落實,需要一個過程! 劉文利也認為,天津本次修訂的《條例》是一個非常積極的信號,但距離真正執(zhí)行還有較長的路要走!氨热,在學校開展性教育,需要有課時、教學指導綱要、教學材料、老師、教學評估等!眲⑽睦f。
兒童工作專家楊海宇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條例》意義重大。從國際經(jīng)驗來看,兒童性侵案件多涉及連續(xù)作案,甚至一些人會專門尋找可以和孩子直接接觸的工作。如果能把這些人的工作限制在無法直接接觸孩子的領域,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性侵犯案件發(fā)生的可能性。這也是國家完善、推動未成年人保護機制、體系建設的一部分,是非常積極的一步。
楊海宇認為,除了建立性侵害犯罪人員信息庫外,學校也應及時調(diào)整招聘制度,開展性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防范性侵害、性騷擾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拔覀儜匾曨A防相關違法犯罪行為的發(fā)生,并及時處理、懲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的違法犯罪人員,關注那些受到傷害的未成年人!睏詈S钫f。
楊海宇表示,在具體執(zhí)行層面,可能會存在遭性侵兒童的家長擔心報案會影響孩子的未來,從而選擇私下和解。這樣存在性侵害歷史的人員難以被記錄到執(zhí)法機構的信息庫,從而導致一些性侵事件難以被社會注意到,也會影響到職業(yè)準入措施的效果。
對此,楊海宇建議要提高學校和社會對性侵害危害性、嚴重性的意識和知識,及時完成強制報告,為兒童保護體系建設夯實基礎。劉文利則建議,對于強制報告制度,應該加強宣傳,讓其成為未成年人保護的一個基本常識。
紅星新聞記者 宋昕澤 杜玉全
實習記者 湯健 實習生吳亦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