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肖名遠 李楊
在拿到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護理專業(yè)的通知書后,唐尚珺的內(nèi)心是欣喜的!斑@是一個好學校!彼f。
但是,這不是他想要的專業(yè)。拿到通知書后,他打電話和上海交大的老師溝通是否可以轉(zhuǎn)專業(yè),得到否定的答復后,開心戛然而止。
唐尚珺想起去年再一次踏入補習班之時,他告訴家人“這是最后一次參加高考了”。糾結(jié)了很久之后,他不得不食言了。
2022年,34歲的廣西男子唐尚珺第14次參加高考,考上上海交大這樣的名牌大學又放棄入學,在網(wǎng)上引發(fā)關注和質(zhì)疑。有網(wǎng)友稱他為“高考釘子戶”;有人認為他高考動機不純,是為復讀獎金的職業(yè)考生;也有人批評他,每年被錄取后棄學,浪費了當?shù)匾粋寶貴的生源名額。
唐尚珺顧不上理會這些,9月,他又聯(lián)系好了補習學校,準備踏上第15次高考的旅程!懊髂陸撌亲詈笠荒炅。”他說。
而回望近十幾年來的經(jīng)歷,唐尚珺也有過些一些悔意,這中間,他本有機會走上不一樣的人生。
唐尚珺
第14次高考
9月16日晚,極目新聞記者在廣西南寧一家燒烤店見到了唐尚珺,陪同他的還有紀錄片《高十》的導演何漢立。
和同齡人相比,唐尚珺依然保持著少年般清瘦的身材,挎著一個小包,眼神干凈。交談中,他有些羞澀,說話聲音很小。每次聽完提問后,他習慣思考一會,再簡短回答。
決定不去上大學后,唐尚珺從防城港老家前往南寧待了一段時間,做家教,以賺取接下來復讀的費用。學生開學后,他的家教停了,又回了一次老家,陪著母親過中秋節(jié)。
2022年是唐尚珺第14次參加高考,這次他被上海交通大學護理專業(yè)錄取。雖然學校很理想,護理卻不是他理想的專業(yè)。“以現(xiàn)在的年紀,讀四年大學,再去單位上班已經(jīng)不現(xiàn)實了!
對于專業(yè),他首選農(nóng)學,想著畢業(yè)后能夠回到鄉(xiāng)村,從事養(yǎng)殖。“這也是朋友給我建議的!碧粕鞋B說。
經(jīng)歷了數(shù)個輾轉(zhuǎn)反側(cè)的夜晚,唐尚珺像之前13次一樣,選擇了“再沖一次”。他將上海交大的錄取通知書按原樣裝好,小心翼翼地鎖進了抽屜。
唐尚珺的書桌
在南寧時,他每天最怕就是接到家人的電話,特別是72歲母親的電話。去年,為了說服家人,他曾承諾今年無論如何他會去讀大學。
整個暑假,母親給他打過3個電話,每次都念叨著重復的內(nèi)容,讓他讀完大學早點工作,結(jié)婚生子,安穩(wěn)度日。母親問他:“聽別人說這個學校很好,為什么不去讀?”
哥哥姐姐打電話過來,他尚且可以爭論一番。對于母親,唐尚珺一句話也不敢反駁,只能默默地聽著,內(nèi)心五味雜陳。
母親知道,有些話說再多遍也沒有用,因為無法說服他。她如今最心疼也最牽掛就是這個小兒子,擔心他以后家庭、學業(yè)兩頭落空,也擔心長此以往會產(chǎn)生精神疾病,“沒見過這么能折騰的!
唐尚珺收到交大通知書(唐尚珺微博截圖)
“假如當時有人引導我一下”
“為上清華復讀13年考生”,這是微博給唐尚珺的介紹,但他一直不喜歡,覺得過于偏執(zhí)。他申請過幾次想改掉這個介紹,但都被拒絕了。
如果可以改,他比較青睞一句話——非執(zhí)意而為之,只是后知后覺。
在唐尚珺看來,馬拉松式的高考復讀經(jīng)歷,開始于懵懂無知,延續(xù)于“想沖一把”的不甘和野心。
現(xiàn)在回想起來,他有過后悔,卻只能硬著頭皮繼續(xù)向前,“假如當時有人在我高考時引導一下,告訴我高考之后還能考研,不是一考定終身就好了。”
唐尚珺1989年出生于防城港上思縣一個距離縣城70多公里的小山村。半山腰上,一座1996年修建的低矮紅磚瓦房,在周遭的樓房中顯得有些突兀,這就是他的家。如今,唐尚珺的母親盼望著,兒子畢業(yè)工作后能把這個老房子推倒,重新修建。
唐尚珺的老家
唐尚珺家中有兄弟姐妹5人,他是老幺。父親曾是教師,后來和母親靠著種甘蔗將幾個孩子拉扯大。
那個年代,想從偏遠的山村走出來,最好的出路就是讀書。這個道理沒人教過他,是他從父親身上領悟到的。雖然父親沒怎么輔導過他學習,但他知道父親有學識,村里人許多事情都會和父親商量,找他出主意。唐尚珺覺得,父親和別人不一樣,有文化就會受尊敬。
哥哥姐姐初中畢業(yè)就輟學了,早早去了廣東打工掙錢。唐尚珺則很爭氣,小升初時,他以鄉(xiāng)里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縣里最好的上思二中。
村里大學生是稀有物種,而有一個大學生卻人盡皆知。他于上世紀九十年代考上了清華大學,如今從政,還為家鄉(xiāng)修了路。雖然對清華大學沒有概念,但唐尚珺知道,這所大學是好學校,考上了就能改變命運。
和小學時的眾星捧月不同,上初中后,唐尚珺明顯感覺到自己和周圍同學的差距,開始變得害羞,進而有些自卑、自暴自棄。
2009年,唐尚珺第一次參加高考,他考砸了,372分,沒上本科線。
他選擇了復讀,第二年考了405分,上了三本。這次,家人讓他去上大學。他填報了南寧一所大專,開學之際卻作了一個大膽的決定:瞞著家人,謊稱去了大專,再拿著家人給他的學費去復讀。
當時唐尚珺以為,再讀一兩年,就能考上好學校,給父母和自己一個交代。
隱瞞父母重新復讀,唐尚珺曾去廣東工廠打工掙錢
偏離紀錄片的人生
一個謊言,要用千千萬萬個謊言去圓。
復讀很難熬,最難熬的是瞞著家人的心理負擔。在欽州復讀期間,他曾兩次遇到在欽州生活的三姐,為了蒙混過關,他只能說自己在欽州找同學;他每年都要到南寧幾次,只為了打給家里的電話顯示地在南寧;放了寒暑假,他不敢?guī)е咧姓n本回家,會帶大學高數(shù)及專業(yè)書籍回去……
這樣復讀數(shù)年,2011年他考了475分,2012年505分,2013年537分,首次超過了一本分數(shù)線。2014年,他考了573分,被西南政法大學錄取。在接到招生電話后,他果斷地拒絕了。幾年來,每年成績都在穩(wěn)步上升,“清華大學”那個曾經(jīng)可望而不可即的名字,似乎離他越來越近了。
無數(shù)次,他都想告訴家人自己在做什么。但由于沒有取得理想的成績,唐尚珺覺得難以啟齒,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沒想到這一瞞,就是6年。
2016年,家人眼里的唐尚珺已經(jīng)大專畢業(yè),在南寧一家電子廠工作了3年。那一年,他的父親身患癌癥。他高考考到了相對不錯的成績,625分,被中國政法大學工商管理專業(yè)錄取。
拿著大學的通知書,唐尚珺選擇去跟父母坦白。病床上的父親沒有怪他,而是為他自豪,說他的毅力值得欽佩。不識字的母親拿著通知書看了又看,覺得自己兒子有出息了,安慰他不要擔心父親病情,只管專心讀書。
唐尚珺父母拿到通知書后的反應,都被導演何漢立收錄在紀錄片《高十》里。
初中時期的唐尚珺和何漢立
何漢立是唐尚珺的初中同學,同樣來自于上思縣的山村。因為經(jīng)歷相似,兩人在初中成了好朋友,并相約報考北京的大學。
大學畢業(yè)后,何漢立一直聯(lián)系唐尚珺卻少有回應。直到2013年,唐尚珺才告訴了何漢立自己的情況!拔疫在讀高中,高八了!碧粕鞋B告訴他。
了解到老同學的境況后,何漢立分外震驚。此時,他在廣西電視臺專職拍攝紀錄片,他意識到,唐尚珺的經(jīng)歷將是很好的紀錄片題材。經(jīng)不住老同學的要求,又在保證盡量減少影響后,唐尚珺答應了何漢立的拍攝請求。
2016年8月,何漢立向臺里申請了經(jīng)費,資助唐尚珺帶著父母去了北京。唐尚珺給父母買了臥鋪票,自己坐硬座。到了北京后,唐尚珺陪著父母逛了天安門、故宮,爬了長城,嘗了北京烤鴨。紀錄片《高十》收錄了唐尚珺和兩位老人開心的笑容。
“雖然沒實現(xiàn)考上清華的夢想,但實現(xiàn)了帶父母去北京的夢想。”唐尚珺有些欣慰。
唐尚珺和父母一起爬長城
2016年底,30分鐘版本的《高十》在廣西綜藝頻道播出。2020年高考前夕,唐尚珺的經(jīng)歷再次引發(fā)廣泛關注,《高十》也頻頻登上熱搜。
《高十》在唐尚珺入學中國政法大學之時結(jié)束。但與紀錄片結(jié)尾不同,唐尚珺從中國政法大學退學了,之后又參加了數(shù)次高考,一直到現(xiàn)在。
留給自己的時間不多了
如果有機會重來,唐尚珺說,他最好的選擇是在2016年入學中國政法大學不退學,“如今也畢業(yè)工作了。”
2016年,拿到大學通知書的那個暑假,他看到平果市某中學的復讀生招生廣告:600分以上的復讀,獎勵10萬元,每月補貼2000元生活費;第二年若考上清北,再獎勵60萬元。
唐尚珺在心中努力說服自己,父親治病,兒子肯定要出點力。有了10萬元,不僅可以幫到父親,以后大學學費、生活費都可以自己解決;而且,如果“再沖一把”,說不定能考上自己夢想中的清華大學。
因此,去中國政法大學報到后,他的大學生活只持續(xù)了短暫的一個多星期。此后,他又去復讀了。
兩年后,父親病情惡化去世了。唐尚珺請假陪了父親一個月,陪著父親走完了最后一程。遺憾的是,父親最后的日子都是昏迷狀態(tài),沒有給他留下只言片語。
唐尚珺的高考之路仍在持續(xù):2017年550分,2018年619分,2019年645分,2020年619分,2021年591分,2022年597分。先后被吉林大學、重慶大學等重點高校錄取。當?shù)竭_600分后,他遇到了自己的瓶頸,分數(shù)很難再有提高,甚至還在滑落,今年的上海交大是他考到的排名最高的大學。
隨著年齡的增長,唐尚珺也明顯感覺到了壓力。以前心里只裝著夢想,現(xiàn)在他不得不考慮得多了一些,“到了成家的年齡,年邁的母親需要照顧,也沒有房子!边@種壓力在近兩年內(nèi)分外明顯,甚至會讓他在考試時整夜失眠。
唐尚珺偶爾會做夢,有時候夢見自己考上了清華,實現(xiàn)了多年的夙愿,醒來之后,面對空落落的高中寢室,只有更深的失落。
唐尚珺在清華園留影
更多時候,他做的是噩夢。他夢見自己身在考場,卻忘了帶文具,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
2023年,唐尚珺將第15次參加高考。而在2024年,廣西將迎來高考改革。
“沒有退路,只能往前沖了。”唐尚珺知道,留給自己的時間不多了。
“抬起一只腳,另一只陷得更深”
今年9月1日,《高十》76分鐘完整版在網(wǎng)絡平臺上映。剛上線2天,就沖上騰訊社會紀錄片熱搜排行榜第1名。
重新上映的《高十》,增加了許多唐尚珺的心理細節(jié),展現(xiàn)了唐尚珺選擇背后的糾結(jié)、無奈、堅守、悔意。
“當年未能完整上映,導致很多網(wǎng)友對他的補習行為口誅筆伐,對他造成了傷害。”何漢立說。
在何漢立看來,唐尚珺重情重義,執(zhí)著堅韌,笑對人生坎坷,有江湖豪俠的氣質(zhì),“他自顧不暇的時候還對素未謀面的補習生網(wǎng)友施以援手,用省吃儉用存下來的錢支助他人完成復讀,實現(xiàn)上大學夢想!
《高十》拍攝結(jié)束后,何漢立和唐尚珺的關系更親近了,經(jīng)常見面暢談人生,偶爾還讓他作為攝影助理一起出去拍攝!坝袝r候我很羨慕他,這些年他經(jīng)濟上雖然一窮二白,但是精神上富足,幸福指數(shù)比很多人都高!焙螡h立說。
唐尚珺(左)和何漢立
每一年,何漢立都會勸唐尚珺去上學,對方從未答應,但何漢立理解。
“他只是選擇了一條不同的路,這源于其成長的環(huán)境。如果你經(jīng)歷過他的童年,或許你會理解他的選擇!何漢立說,“我和唐尚珺是同一個縣城的,就在隔壁鄉(xiāng)鎮(zhèn),我們也都是各自家里有5個兄弟姐妹,可以說家庭背景極其相似。我們農(nóng)村80后,從小就在溫飽線上掙扎,哥哥姐姐都把上學的機會讓給了我們。我們從小田間地頭干農(nóng)活,經(jīng)常沒時間看書,沒錢買作業(yè)本,沒有優(yōu)質(zhì)的教育資源和充足的學習時間!焙螡h立說,大家應該花時間去思考背后隱藏的問題,推動社會的進步特別是教育的進步,而不是停留在對唐尚珺個人的抨擊上。
“若問我,今日的生活是否是你想要,現(xiàn)在回想是否后悔?誠然,現(xiàn)在的生活處在一個比較尷尬窘迫的境地……”9月2日,唐尚珺首次發(fā)表長篇微博袒露心跡,他稱如今的狀況“猶如困在泥潭中,抬起一只腳,另一只腳又陷得更深”。
9月6日,他又在微博寫道:“珍惜當下,勇敢出發(fā)!”
唐尚珺和何漢立的背影
凌晨,記者和唐尚珺告別。他喝了不少啤酒,但沒醉。路上,他將倒伏的單車一輛輛扶起。
他的身影被濃黑的夜色淹沒,要不了幾個小時,天就要亮了。
唐尚珺能等來自己的“天亮時分”嗎?
來源:極目新聞(記者:肖名遠 李楊)除標注外,其余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
編輯:黃琳
審核:蘇爭
實習生:朱嘉慧
|